什么樣的大米是優質的,我們應該怎么選好的大米?
1、看色澤,是否是精白色或淡青色,有無光澤,是不是呈半透明的角質米;
2、看形態,顆粒是否整齊、均勻,表面是否光滑,組織是否緊密完整;
3、看碎米粒和雜質是否超標;
4、看有無黃粒米、霉變粒和病斑粒。這些指標雖然重要,但只是大米的外觀形態,只有聞才能嗅出大米的品質。
聞的方法有三種:
1、取少量訂購大米,放入密閉的器皿中,在60℃至70℃的溫水杯中保溫數分鐘取出,開蓋嗅其氣味;
2、取少量所購大米,放在手掌上,嘴對大米哈熱氣,立即嗅其氣味;
3、取少量所購大米,放在手掌上,兩手合攏搓,搓到發熱,立即嗅其氣味。這三種方法以第一種最標準。
新鮮、純正的大米具有米香味、無異味、霉味、酸味、腐敗味;陳大米無米香味;摻礦物油的大米是礦物油味、異味;發熱生霉的大米是霉味、酸味。選購大米一定要嗅其氣味,選購有米香味的大米,不要買有異味的大米.
購買大米時一般要注意四點:
一聞,優質的大米會有一種糧食特有的清香味,人們通過嗅覺可以辨別出來;
二嘗,優質的大米放在嘴里生吃時不會有異味,而且容易被咬碎,舌頭能嘗到些淀粉味;
三抓,優質的大米經過手在袋中的反復抓插后,人們能夠清晰地看到袋子周圍和手上有白色淀粉物質出現,這是“整容”陳米不具備的;
四沖,優良大米經溫水沖洗不會產生大量雜質,而劣米和一些“整容”大米在沖泡后會在水中沉淀大量雜質,加入的油漬、蠟漬經水泡后也會現出原形。
做粥還是做蒸飯對大米沒有太大講究。大米是我國人民的主糧之一,按其稻種分,可分為秈米、粳米、糯米、香米、紫米、黑米等品種。隨著市場的活躍,各種米在市場上已不鮮見,但以次充好現象時有發生,購買大米時,可從以下四方面檢驗其質量:
一、是檢驗硬度。大米的硬度主要是由蛋白質含量決定的,硬度越強,蛋白質含量越高,透明度越高。反之,蛋白質含量較低的米含水量高,或是用不成熟的稻制的米,透明度差,米的腹部不透明,白斑(腹白)較大。
二、是看其面色。正常的米應是潔白透明,腹白色澤正?!沧?、黑米除外)。米最易變為黃色,其主要原因是某些營養成分發生了化學變化。發黃的米,其香味、口感、黏性、營養價值都較差。
三、是檢查有無爆痕斷裂現象。由于加工條件的不同,米粒在干燥過程中出現冷熱不勻,因而內外收縮失去平衡會產生爆痕甚至斷裂,導致其營養價值降低。
四、是注意新陳。時久的米,色澤暗淡,香味寡淡,表面有白道間紋甚至出現灰粉狀,灰粉越多,時間越長。當然,有霉味的或是有蛀蟲的更可能是陳米了。
不論是原糧還是成品糧,如果儲存時間過長或者受熱、受潮、被水浸濕,都有可能產生霉變。霉變的糧食其食用品質、營養品質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。嚴重霉變的糧食還會變色、變味和帶毒。人體攝入后,可能會嘔吐,發熱和慢性中毒。